-
黄兴涛:概念史方法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一、“概念史”的内涵与特质 所谓“概念史”(conceptualhistory),与其说是将概念作为特定研究领域的一门专史,或者说思想文化史的一个分支,不如说它是一种认知转型期整体历史的独特视角或方法。 “概念史”假定,每一个具有转型特点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凝聚那个时期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和塑造那个时代社会历史特征的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概念。因此历史学家不仅需要对这些概念的内涵演变进行专门探讨,同时需要关注、甚至更为......
-
孙江:概念、概念史与中国语境
如果打开汉语因特网,输入“概念”二字检索,一定会蹦出数以万计关于“概念”的信息。“概念”一词如此普及,乃至不管人们是否了解其在逻辑学中的含义,都以为对概念有了“概念”(理解)。如果继之输入“概念史”一词检索,则会发现“概念史”是近几年才比较多地被使用的词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著述之中:一类为《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所提倡的概念史,它强调德国概念史方法对中国历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另一类是在翻......
-
张宝明:《新青年》为何坐失“左行横迤”的良机
作为新文化元典的《新青年》,引领中国语言文学从传统走向了现代:从“文言”到“白话”,从“句读”不知到“标点”分明。本来,从“竖行”到“横排”也应该是《新青年》的一大举措,但它始终都只能坐而论道,致使“左行横迤”的倡议坐失良机,最终成为新文化元典一个永远的遗憾。这个遗憾,不要说一般读者,就是一直从事《新青年》研究的本人一度也非常纳闷:如此提倡科学精神的《新青年》何以与如此科学的排版方式失之交臂呢......
-
张宝明:标点符号:新文化元典的副产品
众所周知,《新青年》是公认的最早的新文化元典,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如同《易经》等“十三经”那样令人尊崇。它不但让文言文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成为过去,而且开启了白话文引领现代语言文学的帷幕。从“文言”到“白话”的流行,从“竖行”到“横排”的提议,从“句读”不分到“标点”分明,孕育新文化元典的胎儿的摇篮正是《新青年》。问题是,在当年“新文化”出炉的那一刻,究竟是先有白话文还是先有新式标点符号呢? 句......
-
张宝明:大数据时代的历史学何以自处?
“大数据”时代:史料的“多”与“少” 除却“大数据”三个字,应该说我们今天讨论的史料与史学的关系在史学界曾被持久而热烈地讨论过,最著名的论断是傅斯年先生提出来的“史学即史料学”。对此,蒋大椿先生和桑兵先生的论述可作代表。这一话题在史学界有着广泛的热议。众所周知,史学建基于史料之上,史料逾丰富,则基础逾巩固,史学的话语权就更加强势。因为所有的学科都没有像历史学那样,将自己的生命存在彻底地、无保留地......
-
张宝明:“她”从哪里来?——现代女性指称的源流考释
【题记】解释一字,即是一部文化史。──陈寅恪“她”,应该说是这个世界的另一半。但“她”与“他”的相提并论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知道,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则是“她”的代言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中的“伊”,就是一个典型的字眼。直到《新青年》杂志诞生并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如同我们看到的那样,被称......
-
张宝明:自由与解放的歧义
如同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中心一样,在每一个中心的晕轮层面也总会浮现出属于那一个特定时代的关键词。就此而言,关键词的应“时”而生本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一些司空见惯、见“惯”不怪之情同手足、联袂出台的关键词背后,却有着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反差与张力。以我们熟悉的刚刚离去的二十世纪为例,诸如孔学与孔教、自由与民主、自由与解放等等似是而非的概念很容易成为鱼龙混用、不分彼此的等质词。倘若将这两个关......
-
张宝明:“伟丈夫”:“真小人”还是“伪君子”?——由文本诠释原则引发的思想史底线命题
一、荆生:一位惹是生非的“英雄” 文言与白话之争,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纠结。而在这一纠结中,最令人揪心的当数思想史上那个亦真亦幻“伟丈夫”的出现。这里的“伟丈夫”即是一九一九年那个多事之春林纾小说中的一个正面人物。随着《荆生》主人翁“伟丈夫”的问世,笔墨官司一波三折、好不热闹。尤其是对“伟丈夫”之伟岸、光明、刚直气概的质疑,堪称悬念团团、疑窦层层:渺小、幽暗、诡异竟成了“这一个”的代名词。在“文......
-
张宝明:“天下谁人不识君”——“我的朋友胡适之”源流考释
“我的朋友胡适之”是流行于民国朋友圈的一个热词,只是这个热词有点长。那时还没有网络,更谈不上什么QQ、飞信、微信等秒杀交际手段。写这样一个二十世纪一度流行的热词,真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这只是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有些羚羊挂角的茫然:既不如付梓报刊、书信、日记中的人与事手到擒来,更不如现代网络热词那样在所难逃———举手投足之间就踏网留印、跟帖有痕。口头相传的流行热词,有点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和故......
-
张宝明:人文学科在“唯科学”下发生流变
这里所说的“赛先生”(Science),音译为“赛因斯”。这即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科学”,不需要更多的解释。“缪斯”,通常意义我们都知道她是希腊神话中文艺女神的总称。鉴于她出身名门,身兼多职,因此有必要多费点口舌。缪斯,拉丁语为Muses,是英语Music的词根,无论是古老经典还是后代的阐释,无一例外地将其与诗歌、音乐、舞蹈联系起来并成为艺术的化身。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文本是以诗体写成,而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都把哲学......
-
张宝明:历史学为何显得“百无一用”
史学研究遇到的挑战惊人相似 我们一定还能回忆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在那样一个社会大潮和思想背景下,来自各方对以历史学领衔的人文学科有何用的质疑也一时间被炒得纷纷攘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郁声在1992年第6期的《读书》杂志上发表《历史有什么用?》,为历史学辩护,间接回应了那个“教授值多少钱一斤”、“历史学要不要砍掉”的时代质疑。那真是一个斯文扫地、文气大衰的时代。读书人的底气将......
-
张宝明:千年之问:“君子亦有穷乎?”
“志于学”,乐以忘忧;“志于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将“学”与“道”统一起来,用一生的坚守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为中华历史文化勘定出美轮美奂的思想磁场。从此,他正襟危坐在庙宇、大堂,作为至圣先师享受着后辈的崇敬、膜拜,一代又一代后学朝圣的故事一直在路上。在《孔子传》(鲍鹏山:《孔子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行将收笔时,鲍鹏山这位朝圣者将其传主喻为“千秋木铎”,并以夫子“自道”的口吻对“无道也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