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宝明:诗意栖居的馆舍如何搭建?
写这篇小文,完全是被荷兰学者任博德的《人文学的历史——被遗忘的科学》(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一书撩拨起来的。笔者将围绕阅读对象所关涉的三个关键词说起:人文学、历史、科学。容易理解,这个解读也正合题中之义:诗意栖居无非是关乎人类的命题;馆舍则不越历史的时段;至于如何搭建,这也就是书名昭示的“被遗忘的科学”之“科学”了。以上算是“破题”。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是要一一解答以上三个关键词,重点是在“搭建......
-
张宝明:诗意的人文与人文学的失意——从“西方”发现“东方”
说到“化成天下”的人文学,学界每每援用海德格尔的那句名言“诗意的栖居”以自鸣。然而,一个不能回避的人文情境还在这里:一方面是光鲜亮丽,一方面却是遍体鳞伤。对于从事这门活计的伙计们或称人文学者来说更是不免长吁短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毋庸讳言,诗意的人文与人文学的失意构成了“人文”的两个面相。在读完《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后,本人对“人文”的诗意与“人文学”的失意便有了如此这般的......
-
张宝明:人文启示:示威还是示弱?
一、两重气质:人文与启蒙 在人类文明史上,“真”“善”“美”应该说是现代性链条上最为基本的三元素。而作为具有灵魂意义的“善”,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数个世纪的行走中却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得风顺水。我们看到,在20世纪舶来中国后的情形也大致相当,尤其是传统以“仁”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受到挑战后。譬如同样是讲“爱”,当西方的“博爱”遇到中国的“仁爱”后,就呈现出了一个另类的思想景象。“自由、平等、博爱”......
-
张宝明:人文之痛:当担负成为负担
在对科学技术存在诸多自信乃至自负的当代社会,我的演讲题目应明确地说出,这就是:人文失去自信力了吗?对人文学科而言,自负不是它的禀性。在很多情况下,人文是低调、谦逊与示弱的。对此,我发表过“人文:只有底线没有上线”的文章,也曾提出“人文启示:示威还是示弱”的论述,同时还对人文与生俱来都不甚“良好”的自我感,或总是一副弱不禁风、自扫斯文的无能、无用姿态做过一番表述。一言以蔽之,长期以来人文学科的软......
-
张宝明:百年存照——聚焦时代链条上的国家青春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和阐释。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一直以来,我们党都把青年看作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五四纪念......
-
张宝明:“绅士”对抗“猛士”:一代人的文化自信与人文救赎——从《新青年》到《学衡》
一、“斯文在兹”:“不识时务”的“学衡”回眸20世纪20年代初《学衡》的问世,总会产生生不逢时的历史感受,仿佛能够看到“学衡”派同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步伐:一群学富五车的海归们并未沉浸于崇高的象牙塔,他们按捺不住士人阶层特有的那份“忍不住”的关怀,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立意为民族做出悲壮的文化担当。《学衡》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作为重要的历史标志,1920年“新青年”派......
-
张宝明:闲坐小窗读经典 不知春去几多时
内容提要:2015年“读书日”来临之际,【现代大学周刊】走进百年河大,联合河南大学图书馆、党委宣传部、团委、出版社等几部门共同展开“与经典同行 伴书香成长”主题读书月活动。本文为河南大学张宝明教授在读书月总结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与经典同行,伴书香成长”,是这届读书月活动的主题。那么,何谓“经典”,何来“书香”呢?很多时候,我们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但对于它们的意思,却往往可能没有较过劲。陶渊明曾经在《......
-
张宝明:人文音符——思想史行当的天籁之音
多年来,在文学思想与文化启蒙领域的问学使我常常感到既疲惫又无奈。究竟风该在哪一个方向上吹?自己追求、向往、诉诸的精神世界常常被另一个自我严厉的考问着,于是就形成了困惑、反思和新一轮的追问。不过,还是一如自己表达过的,自己只是想为人文精神的传承做一点应尽的、也是微不足道的工作:人文学科的意义我可以用一句通俗歌曲的造句来表达:“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人文学科中的文、史、哲都以“人”为......
-
张宝明: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文社会科学跨度
学术界对“我者”的自我观照以及重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迫。中国学科的转型自近代以来就处于一个加速期,这是一百多年来的基本情形。无论是纵观还是环顾,这个转型都没有停止过,只是在当下表现得更为凸显而已。如果说过去我们共同关注的服务当下抑或引领未来可以各取所需,那么暂且搁置之后则又有了更为紧迫的命题:重新审视与观照我们已经落定的学科、学术、话语诸问题。由此以观,无论是传媒界的同人,还是学术界的同道......
-
张宝明:中国思想史学科主体性问题的再思考
思想史书写的学科主体性一直是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话题,但直到现在,思想史学科的主体性尚未得到厘正,其学科标准和研究规范依然有待讨论。就目前思想史领域的研究状况而言,论及思想史的学科主体性很容易陷入关于思想史研究对象的争论中。诸如梁启超、胡适、钱穆、冯友兰、侯外庐、张岂之等前辈的探索虽然没有更多理论阐述和学科厘定,但他们的诸多论著已经成为后来学者以资借鉴的经典文本。撇开这些具有尝试或说开创意义的思......
-
张宝明:作为“机关”刊物《新青年》的形成
一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向旧制度、旧社会宣战,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此发轫。1917年1月,蔡元培手持教育部一纸公文将陈独秀引进到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新青年》也同时进京。得益于教授云集之北大的调养、滋补,《新青年》借此“发迹”,成为“金字招牌”。1918年3月15日出版的那本4卷3号杂志上的一个广而告之信息,可谓激发了当年读者无穷的......
-
张宝明:一位出版商和两个思想者的传奇
汪孟邹与陈独秀:商家与书生的出奇“牵手” 在这里,“一个出版商”即亚东图书馆的老板汪孟邹,“两个思想者”即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双子星陈独秀与胡适。我们知道,陈独秀是热衷于辛亥革命的老革命党人,而汪孟邹的哥哥汪希颜也是一位与陈独秀有着共同志趣的革命志士。早在江南陆师学堂读书时,汪希颜与陈独秀便是好朋友。后来,经汪希颜介绍,陈独秀与汪孟邹结识。1903年,汪孟邹在安徽芜湖开办科学图书社,主要代售上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