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动态信息
    新闻资讯
    通讯公告
    会议专题
  • 学术信息
    中如读书会
    嵇文甫纪念讲坛
    明理论坛
    其他学术信息
  • 学科建设
    人文语义学
  • 期刊
    《人文》
  • 驻访计划
    短期访问
    长期驻访
  • 人才培养
    博士后
    硕博研究生
    本科生
    学术训练班
  • 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国外交流
    港澳台交流
  • 关于我们
    机构介绍
    机构成员
EN

新闻资讯

更多 >
18
05月 2025
我院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滚动资助近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我校闵祥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黄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22&ZD241)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和专家评估,获得滚动资助,这是我校第七个获批滚动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闵祥鹏教授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搜集、整理散落于海外与黄河相关的文献资源,包括历史档案、古籍善本、新闻报道、影像资料等,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集成性、...
28
06月 2025
关于AI时代科学“盲点”的对话交流活动在我院举行2025年4月,亚当·弗兰克等著《何为科学》中译本出版,该书探讨了科学发展中忽略感官经验形成的“盲点”(The Blind Spot)问题,强调科学非绝对真理,人文经验不可或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科技与人文关系再受关注。为此,6月20日下午,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邀北京大学周程教授等学者前来讲学,并针对AI时代的科学“盲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交流。[美]亚当·弗兰克等著,...
25
06月 2025
6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哲学系周程教授应邀来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讲学。在讲学活动中,周程教授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视角出发,为河大师生带来了《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的哲学基础与伦理困境》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张宝明教授主持。周程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同样成为国内外近年来较为关注的话题。他从脑机接口发展概述、内涵分类与原理、研究进展、研究方法问题以及脑机接口伦理治理问题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国内外脑机接口的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18
06月 2025
6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历史系仲伟民教授应邀在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做题为《中文学术国际化难在何处》的讲座,本场讲座由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张宝明教授主持。讲座伊始,仲伟民教授先从中西方海关史研究学术史梳理差异中引出“中文学术的国际化困境”问题。他表示,中文学术的国际化,尤其是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非常艰难。而对于中文学术国际化步履艰难的根本原因以及怎样化解这个难题?仲伟民教授分别从“中文学术面临的关键问题”...
18
05月 2025
我院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滚动资助近日,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我校闵祥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黄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研究”(22&ZD241)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和专家评估,获得滚动资助,这是我校第七个获批滚动资助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闵祥鹏教授组织课题组成员系统搜集、整理散落于海外与黄河相关的文献资源,包括历史档案、古籍善本、新闻报道、影像资料等,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集成性、...
28
06月 2025
关于AI时代科学“盲点”的对话交流活动在我院举行2025年4月,亚当·弗兰克等著《何为科学》中译本出版,该书探讨了科学发展中忽略感官经验形成的“盲点”(The Blind Spot)问题,强调科学非绝对真理,人文经验不可或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科技与人文关系再受关注。为此,6月20日下午,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特邀北京大学周程教授等学者前来讲学,并针对AI时代的科学“盲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交流。[美]亚当·弗兰克等著,...
  • 关于AI时代科学“盲点”的对话交流活动在我院举行

  • 北京大学哲学系周程教授受邀来我院讲学

  • 清华大学历史系仲伟民教授应邀在我院讲座

  • 我院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批滚动资助

通知公告

更多 >
  • 2025-06-26

    数智无心 古典用芯--AI时代的人文教育摭谈

  • 2025-06-19

    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的哲学基础与伦理困境

  • 2025-06-18

    清华大学历史系仲伟民教授应邀在我院讲座

  • 2025-06-09

    嵇问甫学术纪念讲坛学术预告

专题会议

更多 >
  • 01
    05月 2025

    “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 全国青年学人论坛在我校召开

    4月26日—27日,“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全国青年学人论坛在我校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学堂北楼B102室召开。会议由我校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与河南省历史学会、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澳门大学孙江教授、复旦大学马建标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谢乃和教授等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积极开展对话和交流。...
    阅读详情
  • 26
    04月 2025

    会议议程 | 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

    阅读详情
  • 20
    01月 2024

    《人文》集刊建设发展座谈会召开

    2024年1月20日, 下午, 为推进《人文》集刊的发展,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召开《人文》集刊建设发展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网络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卷编委、《人文》集刊主编祝晓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北京中社博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肖静总经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梁世超编辑以及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座谈交流活动。
    阅读详情
  • 03
    01月 2024

    人文语义学专栏建设座谈会

    2023年12月31日下午,为了推进人文语义学学科发展,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于郑州校区友兰学堂A座102室举办“人文语义学专栏建设座谈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历史研究》副主编、编审周群教授,《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邵蓓教授,《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教授,《中国史研究动态》副主编苏辉教授,《天津社会科学》编审王贞老师,《史学月刊》编审徐莹老师,《史学理论研究》编辑张舰戈老师以及《人文》编辑部的同仁等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阅读详情
20
01月 2024

《人文》集刊建设发展座谈会召开

2024年1月20日, 下午, 为推进《人文》集刊的发展,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召开《人文》集刊建设发展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网络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卷编委、《人文》集刊主编祝晓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北京中社博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肖静总经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梁世超编辑以及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座谈交流活动。
阅读详情
03
01月 2024

人文语义学专栏建设座谈会

2023年12月31日下午,为了推进人文语义学学科发展,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于郑州校区友兰学堂A座102室举办“人文语义学专栏建设座谈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历史研究》副主编、编审周群教授,《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邵蓓教授,《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教授,《中国史研究动态》副主编苏辉教授,《天津社会科学》编审王贞老师,《史学月刊》编审徐莹老师,《史学理论研究》编辑张舰戈老师以及《人文》编辑部的同仁等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阅读详情
01
05月 2025

“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 全国青年学人论坛在我校召开

4月26日—27日,“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全国青年学人论坛在我校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学堂北楼B102室召开。会议由我校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与河南省历史学会、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澳门大学孙江教授、复旦大学马建标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谢乃和教授等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积极开展对话和交流。...
阅读详情
26
04月 2025

会议议程 | 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

阅读详情
20
01月 2024

《人文》集刊建设发展座谈会召开

2024年1月20日, 下午, 为推进《人文》集刊的发展,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召开《人文》集刊建设发展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网络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影视卷编委、《人文》集刊主编祝晓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北京中社博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肖静总经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梁世超编辑以及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全体人员参加了本次座谈交流活动。
阅读详情
03
01月 2024

人文语义学专栏建设座谈会

2023年12月31日下午,为了推进人文语义学学科发展,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于郑州校区友兰学堂A座102室举办“人文语义学专栏建设座谈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历史研究》副主编、编审周群教授,《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邵蓓教授,《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教授,《中国史研究动态》副主编苏辉教授,《天津社会科学》编审王贞老师,《史学月刊》编审徐莹老师,《史学理论研究》编辑张舰戈老师以及《人文》编辑部的同仁等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
阅读详情
01
05月 2025

“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 全国青年学人论坛在我校召开

4月26日—27日,“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全国青年学人论坛在我校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学堂北楼B102室召开。会议由我校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与河南省历史学会、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院、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澳门大学孙江教授、复旦大学马建标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谢乃和教授等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积极开展对话和交流。...
阅读详情
26
04月 2025

会议议程 | 面向未来的人文语义学交叉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话语诠释与历史叙事

阅读详情

学术信息

  • 中如读书会
  • 嵇文甫学术纪念讲坛
  • 明理论坛

以柏拉图《泰阿泰德》为中心

“中如”读书会(第三十六期)——以柏拉图《泰阿泰德》为中心01研读文本柏拉图:《泰阿泰德》02领读人娄  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03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社...

以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为中心

如果说中华帝制的政治结构在实质上呈现为一种“君绅共治”体制,那么,《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与《叫魂》两书则分别侧重于彼此互补且始终保持互动的两个维...

以培根《新工具》为中心

培根的《新工具》是其“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哲学“古今之变”的枢纽之一,对笛卡尔和康德等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工具》分为两卷,第一卷“破...

以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为中心

“中如”读书会(第三十八期)——以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为中心01研读文本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02领读人罗晓颖  重庆大学哲学系03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

以霍布斯《利维坦》为中心

“中如”读书会(第三十七期)——以霍布斯《利维坦》为中心 01研读文本霍布斯:《利维坦》02领读人贺晴川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03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

以韩愈《韩昌黎文集》为中心

“中如”读书会(第三十五期)——以韩愈《韩昌黎文集》为中心01研读文本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02领读人陈  慧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03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

以柏拉图《泰阿泰德》为中心

“中如”读书会(第三十六期)——以柏拉图《泰阿泰德》为中心01研读文本柏拉图:《泰阿泰德》02领读人娄  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03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社...

以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为中心

如果说中华帝制的政治结构在实质上呈现为一种“君绅共治”体制,那么,《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与《叫魂》两书则分别侧重于彼此互补且始终保持互动的两个维...

以培根《新工具》为中心

培根的《新工具》是其“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哲学“古今之变”的枢纽之一,对笛卡尔和康德等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工具》分为两卷,第一卷“破...

以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为中心

“中如”读书会(第三十八期)——以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为中心01研读文本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02领读人罗晓颖  重庆大学哲学系03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

以霍布斯《利维坦》为中心

“中如”读书会(第三十七期)——以霍布斯《利维坦》为中心 01研读文本霍布斯:《利维坦》02领读人贺晴川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03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

以韩愈《韩昌黎文集》为中心

“中如”读书会(第三十五期)——以韩愈《韩昌黎文集》为中心01研读文本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02领读人陈  慧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03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

更多 >

语文学与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与实践

2023年11月29日

“天下”观念的近代嬗变

2023年11月20日

友爱:跨文化的概念旅行

2023年06月14日

概念史的时间

2023年06月14日

概念史的“史”

2023年06月14日

数智无心 古典用芯--AI时代的人文教育摭谈

2025年06月26日

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的哲学基础与伦理困境

2025年06月19日

嵇问甫学术纪念讲坛学术预告

2025年06月09日

先验与经验:一种哲学与文化的思考

2024年04月14日

陈寅恪所谓“了解之同情”概念之源流

2023年12月16日

语文学与现代人文科学的方法与实践

2023年11月29日

“天下”观念的近代嬗变

2023年11月20日

友爱:跨文化的概念旅行

2023年06月14日

概念史的时间

2023年06月14日

概念史的“史”

2023年06月14日

数智无心 古典用芯--AI时代的人文教育摭谈

2025年06月26日

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的哲学基础与伦理困境

2025年06月19日

嵇问甫学术纪念讲坛学术预告

2025年06月09日

先验与经验:一种哲学与文化的思考

2024年04月14日

陈寅恪所谓“了解之同情”概念之源流

2023年12月16日
更多 >

司马亭(Martin Stokhof)教授到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

5月16日,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和哲学系哲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学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司马亭(Martin Stokhof)受邀作题为《形式语义学和维特根斯坦》(Formal Semantics and Wittgenstein)的英文报告。

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的古今之变:以“天下”与“民本”为分析对象

01主讲人王 锐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02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03与谈人崔庆贺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岳鹏星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04时间2023年5月12日15:00-17:0005地点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06专家简介王锐,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友兰”驻访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政治思想史。出版有《革命儒生:章太炎传》《自国自心:章太炎与中国...

“新宋学”建设及学术思想座谈会

6月2日人文社科研究院、高等人文研究院组织主办了“‘新宋学’建设及学术思想座谈会”。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中国人口数据库(1368—1953)”的讲座

2019年12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应邀在我院,作题为“中国人口数据库(1368—1953)”的讲座。

王中江:何以救世—严复的苦恼

不管是在思想上和观念上,还是在现实中和实践中,严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则是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矛盾混合体。传统性的世界观是独占性的,传统的价值观也往往是一元的;现代性的世界观是包容的,现代性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往往认为许多的好东西都应该也都值得选择(价值垄断)。这些东西浑然地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在现代性社会中,人们常常相信许多的好东西应该和最值得选择的只是一种(价值分有)。这些东西开放地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中

陈其泰、刘永祥:史学视角下传统文化的现代元素

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主流绝非一脚踢开传统,对外来东西简单移植。传统史学中孕育的现代元素,被新史学家重新发现和发扬,成为吸收外来进步文化的内在基础。公羊历史哲学的兴盛为进化史观的传播提供思想基础;内涵丰富的民本思想成为史学致用功能现代化的重要媒介;历久弥新的考信传统滋养了新历史考证学;原有的史书体裁也以灵活的形式得到传承和更新,凡此皆可证明,所谓中国史学失去自我、新旧史学之间毫无关联等“断层论”“移植论”,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违背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事实是,现代史学的建构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或隐或显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不管是主张历史解释者,还是推崇历史考证者,都与传统史学一脉相承。

司马亭(Martin Stokhof)教授到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

5月16日,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和哲学系哲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学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司马亭(Martin Stokhof)受邀作题为《形式语义学和维特根斯坦》(Formal Semantics and Wittgenstein)的英文报告。

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的古今之变:以“天下”与“民本”为分析对象

01主讲人王 锐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02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03与谈人崔庆贺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岳鹏星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04时间2023年5月12日15:00-17:0005地点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06专家简介王锐,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友兰”驻访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政治思想史。出版有《革命儒生:章太炎传》《自国自心:章太炎与中国...

“新宋学”建设及学术思想座谈会

6月2日人文社科研究院、高等人文研究院组织主办了“‘新宋学’建设及学术思想座谈会”。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中国人口数据库(1368—1953)”的讲座

2019年12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曹树基教授应邀在我院,作题为“中国人口数据库(1368—1953)”的讲座。

王中江:何以救世—严复的苦恼

不管是在思想上和观念上,还是在现实中和实践中,严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则是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矛盾混合体。传统性的世界观是独占性的,传统的价值观也往往是一元的;现代性的世界观是包容的,现代性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往往认为许多的好东西都应该也都值得选择(价值垄断)。这些东西浑然地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在现代性社会中,人们常常相信许多的好东西应该和最值得选择的只是一种(价值分有)。这些东西开放地分布在不同的领域中

陈其泰、刘永祥:史学视角下传统文化的现代元素

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主流绝非一脚踢开传统,对外来东西简单移植。传统史学中孕育的现代元素,被新史学家重新发现和发扬,成为吸收外来进步文化的内在基础。公羊历史哲学的兴盛为进化史观的传播提供思想基础;内涵丰富的民本思想成为史学致用功能现代化的重要媒介;历久弥新的考信传统滋养了新历史考证学;原有的史书体裁也以灵活的形式得到传承和更新,凡此皆可证明,所谓中国史学失去自我、新旧史学之间毫无关联等“断层论”“移植论”,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违背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事实是,现代史学的建构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或隐或显的民族文化本位意识,不管是主张历史解释者,还是推崇历史考证者,都与传统史学一脉相承。

司马亭(Martin Stokhof)教授到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开展学术交流

5月16日,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与计算研究所和哲学系哲学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哲学学院与欧洲科学院院士司马亭(Martin Stokhof)受邀作题为《形式语义学和维特根斯坦》(Formal Semantics and Wittgenstein)的英文报告。

中国传统政治概念的古今之变:以“天下”与“民本”为分析对象

01主讲人王 锐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02主持人陈会亮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03与谈人崔庆贺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岳鹏星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04时间2023年5月12日15:00-17:0005地点历史文化学院三楼会议室06专家简介王锐,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友兰”驻访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政治思想史。出版有《革命儒生:章太炎传》《自国自心:章太炎与中国...
更多 >

期刊

《人文》学术集刊由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刊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突出学术原创与新知传播,注重实证研究,鼓动综合创新。刊物以融通文史各学科、探讨各种学术及现实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的深度恩考、展示中国思想界最新研究成果为目标,致力于成为国内外优秀学术成果呈现、基础性前沿性问题争鸣的高端平台。
  • 《人文》第一卷 目录
  • 《人文》第二卷 目录
  • 《人文》第三卷 目录
  • 《人文》第四卷 目录
  • 《人文》第五卷 目录
  • 《人文》第六卷 目录
更多 >

人才培养

Personnel training
  • 博士后
  • 硕博研究生
  • 本科生
  • 学术训练班

合作交流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 国内交流

    Domestic Exchange
  • 国外交流

    Foreign Exchange
  • 港澳台交流

    Exchange between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关于高研院

About Us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12月(校党发〔2022〕4号),简称高研院,在人文社科研究院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承担学术组织、交流和服务功能。是中国高校高研院联盟(CN-IAS)成员,前身是2017年7月成立的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更多 >

友情链接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中国知网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 教务处 校长办公室 河南大学英文网 龙子湖校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明理路379号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友兰学堂南楼A座一楼

0371-25551950 hndxgyy@163.com

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豫ICP备05002499号 豫公网安备41020302000011号

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