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推荐 正文

学术推荐

祝晓风:作为知识生产的学术论文写作

 2021-03-17 09:22


本文原载《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19日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而知识的创造是最激动人心的。伯兰特•罗素曾说,是如此三样东西支持了他的一生: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的不可遏止的同情心和伟大的爱情。深受罗素影响的王小波也曾说,人的大脑是用来感受至高幸福的器官,这种幸福就来自于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快乐。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把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用于写诗、作画、谱曲,用于研究数学定理、思考哲学问题,甚至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因为这些活动给了从事这些活动的人们以无限的快乐。而在这其中,学术研究除了能带给人以愉悦之外,还有着特别的重要意义。

  知识的积累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主要的因素,或者说,是知识的积累使人成为“文化的”人,因为所谓“文化”不过就是知识的积累,而正是因为人类有着积累知识的能力,所以才能进化到今天。现在,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莫不得益于千万年来人类的知识的保存和创新。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知识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在增长,而这种增长的一个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每年数以万计的学术论文的发表。当然,从古至今,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一直是知识生产的最根本的来源,尽管如此,以文字形式表现的论文及写作,仍然是人们传承知识、创新知识的一个主要形式。国际上往往以论文的数量来表示每年的知识量,也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学术论文与知识生产的关系。

论文写作因此在现代教育体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与学分制、入学考试制度、学位制度等一起构成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部分。一方面,论文写作的最终目的就是知识创新,另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也正是通过严格、有效的学位论文写作和评审在训练、培养着知识创新的人才。即使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写作,学术训练也还是占主要地位。学位论文是写作者学术研究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和最主要的标志;但这并不是说,学位论文没有知识创新的任务和贡献——恰恰相反,相当一批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构成了每年学术成果的重要部分,有力地推动了学术的发展;同时,整个知识创新也已经和学位论文密不可分,后者对于前者来讲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这也不是说,学术训练比不上知识创新重要——恰恰相反,培养学术人才正是现代学院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一个主要目的。

  正是在这一点上,入学考试、学分制等等学位制度的各个方面最后都指向了学位论文写作。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术论文,特别是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又是学术规范训练的第一步,是一个“规范”而得的成果。表面上看,学位论文在内容上追求创新,在形式上遵循规范;但在更深刻的层次上,学术论文不仅在形式、而且在内容上都是“规范”的,只有通过这种“规范”和“程序”,知识才成其为知识。一方面,最大的“规范”就是“创新”,另一方面,“创新”又必须以技术层面的“规范”为前提。

  1999317日,郭英剑博士曾就当时学界热烈讨论的学术规范问题在《中华读书报》发表文章,称“学术失范于没有法则”,中国目前学术界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缺乏一部(或多部)为绝大多数学者、编辑和出版者所接受的学术法则。文章一发表,即有三家出版社找到《中华读书报》的编辑,想联系郭博士翻译他在文章中提到的《MLA学术论文写作者手册》。有趣的是,这三家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刚好在三大直辖市,而其中两家是大学出版社,正好反映了这一问题在学术发达地区和大学中所引起的重视。

  那么,学术规范是否会妨碍学术创新?“你也许会想知道《文体手册》所制定的一整套规则是否会跟独创性这一学术研究中心要素相冲突。严格遵循一整套复杂的准则是否会抑制,甚至扼杀学者的思想?”赫伯特•林登伯格在《文体手册》(即《MLA文体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美〗约瑟夫吉鲍尔迪著,沈弘、何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的前言中也早想到了这一问题,他说:“恰恰相反,因为约束往往带来机会。当你遵循一部标准的手册时,你就不必去重新独创一种文体,而你的读者也不必去学习认识一个新的体系。形成标准化使你不用为非本质的事务而焦虑,其结果就是你可以把精力集中于真正对学术做出贡献的写作。”

  我想,这是对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的关系的一个简洁而有力的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