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推荐 正文

学术推荐

朱绍侯:王玄谟北伐和北魏南征瓜步是北强南弱的分水岭

 2020-06-13 09:00

节选自朱绍侯教授《王玄谟北伐和北魏南征瓜步是北强南弱的分水岭》之“宋魏战争南败北胜的原因”部分。此文载于《人文》学术集刊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南北朝对立,是从南朝刘宋和北朝后魏开始的。起初是刘宋较强,北魏稍弱,但随着历史演变,转为北强南弱,其转折点起于刘宋王玄谟北伐和北魏拓跋焘南征瓜步。北魏的南侵,不仅江淮人民遭受到难以忍受的苦难,刘宋的疆域也有所缩小。原来南北的疆域基本是以黄河为界,此次战后,北魏的疆域已越过黄河,推进到淮北,从此南弱北强已见端倪,也可以说是南弱北强的历史转折点。

主持宋、魏战争的两位皇帝,都是中国的名君,即两位著名的皇帝,但他们都不能称为明君,即不是英明的皇帝,因为他们各有不足之处。先说刘义隆,他谥为文帝,确实在文治上颇有很好的表现。如他在位期间很重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特别喜欢有才华的学者,如颜延之、范晔、裴松之、谢灵运、何承天等文史学者,都能使其人尽其才,甚至对谢灵运之类的才子,他游戏人生,当官不管事,一再容忍后,因他与造反相牵连,才狠下毒手,判以死刑。文帝又非常重视农业,开发屯田、注重土断及其他社会经济发展,关心人民生活,因而出现史家所称颂的“元嘉之治”。正如《宋书》所说的,“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陕西户县)、杜(陕西长安市南)之间,不能比也。荆城(湖北荆州市)跨南土之富,杨部(江苏扬州市)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絲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以这样说,在宋文帝的统治时期,是江南经济发展鼎盛时期,也是江南发展最快时期,北方的经济是不能与南方相比的。

宋文帝的文治、政治,确有可圈可点之处,但在军事方面备战较差,则缺乏长治久安之策。在强敌北魏崛起之时,尚不知忘战必亡的道理,为保其帝位,接连诛杀久战沙场的名将谢晦、檀道济及时人比之为关、张的将领薛彤、赵进之等人。檀道济在被杀之时怒曰:“乃坏汝万里长城!”但魏人闻之,喜曰:“道济死,吴子辈不足复惮。”北魏最怕的是刘裕遗留下来的能征善战的老将,现在战死的战死,被诛杀的诛杀,北魏人当然高兴,这等于替魏人铲除战争中的障碍。

宋文帝北伐失败,最重要原因是用人不当。如时任都督南兖徐兖青冀幽六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安北将军、徐州刺史刘骏,北镇彭城,年龄才十八岁,既不懂军事,又无实战经验,军政大事全靠长史张畅支持局面,而张畅既是文人,又无实战的经验,而主帅刘骏(后之孝武帝)连拓跋焘的面都不敢见。他用既无文韬又无武略的王玄谟为主力军的主帅,在久攻碻磝城不下时,听说拓跋焘亲率十万大军来援,还没见魏军踪影,就于夜间抛弃大军而逃,使宋军失去主帅而溃败,而这位本应受到军法制裁的人,却未受到任何处罚,仍然继续升官,如果遇到汉武帝,有十个王玄谟也被杀光了,仅此刘义隆也称不上明君。宋文帝第二个失误,是不该东、西两路出军分散兵力。如西路军在统帅柳元景率领下,薛安都、鲁方平、庞法起诸将奋勇作战,很快占领卢氏、陕县、弘农、函谷关,攻至潼关,取得了重大胜利。如攻陕县时,鲁方平对薛安都说:“今勍敌在前,坚战在后,是吾取死之日,卿若不进,我当斩卿,我若不进,卿当斩我。”元景同意。由于将领们皆殊死战,而取得胜利,但宋文帝认为王玄谟已彻底失败,柳元景偏师不宜独进。故让柳元景奉诏撤退。西路军的胜利说明,魏军不是不可战胜的。古人言:“两军相遇,勇者胜。”如果把西路军合至东线,战争的结局,可能有所不同。在此次北伐大败之后,宋文帝才知道战争中,主帅、将领的重要性,所以他才叹息地说:“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但已悔之晚矣。

《宋书•文帝纪》的史臣曰,是沈约对宋文帝一生的评价,内容除了对“元嘉之治”的歌颂外,还说:“授将遣帅,乖分阃之命,才谢光武,而遥制兵略,至于攻日战时,莫不仰听成旨,虽覆师丧旅,将非韩、白,而延寇慼境,抑此之由。”笔者认为沈约的批评,虽然比较隐晦,还是基本符合实际的。

再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是生长在塞北草原的鲜卑人,过着游牧生活,幼年即习弓马,年长即参加战斗,以战死在沙场上为荣。即帝位后,即以经营天下为己任。蠕蠕(柔然)是当时草原上最强势的民族,拓跋焘即率五万大军讨伐蠕蠕,大获全胜。以后他南征北战,东讨西杀,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指挥才能,先后灭掉了后燕、西燕、北燕和后凉,而统一了北方。此后,北魏的进攻目标就是刘宋了。

其实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宋、魏之间就有小规模战争接触。双方争夺之地,多在洛阳、虎牢、滑台等地。当关中、邺城、中山已被北魏占领时,但长安仍在刘宋手中。双方战争规模较小,互有胜负,并未打破双方实力的均衡。但自太平真君四年(四四三年),拓跋焘决定让太子拓跋晃“副理万机,总统百揆”,“自是军国大事,皆由太子谋之”,并“命侍中宦都王穆寿、司徒崔浩、侍中张黎、古弼辅太子决庶政,诸上书者皆称臣,仪与表同”。拓跋焘遂成为“太上皇”,摆脱政务,而专管军事征伐。自此北魏军力更强,多次北伐胜利,并镇压了盖吴起义。十年(四四九年),拓跋焘遂亲攻悬瓠,派永昌王拓跋仁进攻汝东,均获胜利。十一年(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不顾兵力不足,又无良将的情况下,决定北伐收复失地。魏主拓跋焘听说刘宋要北伐,就很自信,他还举例说:“前使裴方明取仇池,既得,疾其勇功,不能容,有臣如此,尚杀之,乌得与我校也。”这句话说中了刘义隆的要害处。因为刘裕就是因军功掌握兵权,才篡晋建宋,故他对功高震主者必杀之,以致对外战争时无良将可用。拓跋焘说的话,是有根据的,这是北魏必胜原因之一。北魏胜利原因之二,是以骑兵胜过步兵。在宋文帝决定北伐时,沈庆之劝谏说:“马步不敌,为日已久矣。请舍远事,且以檀、到言之,道济再行无功,彦之失利而返。今料王玄谟等未逾两将、六军之盛,不过往时。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宋文帝不听,战争开始后,北魏骑兵充分发挥快速进退作用,宋军胜不能追,败则难逃,甚至是全军覆没。北魏胜利原因之三,是魏军的战略正确。拓跋焘南征,虽然下令:“乃命诸将分道并进,”但其主攻方向则是东方战线,而对西方战线并未多顾。因为他考虑到,只要东线得胜,西线的宋军纵然得胜,也必然撤退。所以对这次战争的布局,注意力全在东方,故拓跋焘命永昌王拓跋仁,自洛阳东攻寿阳(安徽寿县),命尚书长孙真进攻马头(安徽当涂县),命楚王拓跋建攻取钟离(安徽凤阳县临淮关),命高凉王拓跋那,自青州(今属山东)攻占下邳(江苏睢宁县)。拓跋焘亲率大军,自东平(今属山东)先攻占邹县,后进彭城围而不攻,又引军南抵瓜步,其重点皆在东线。魏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宋军只守不攻,不能救护。魏军自知无力过江,才从瓜步撤退,胜利北归。魏军胜利原因之四,是战术灵活,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进则必胜,退则自保,才取得这次南征的全胜。如魏军南攻,所向皆捷,如对彭城却围而不攻,因拓跋焘知道彭城坚固,对城内兵力又不清楚。如果强攻必损兵折将,即使攻下彭城,也难以固守,故放弃彭城,而进军瓜步。及至瓜步,虽然伐苇造筏,声言渡江,但他深知北方步骑,不习水战,而宋军擅长水战,而且船舰已集结防备,如魏军渡江作战,必败无疑,故知难而退。这就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稳定保住了北方的胜局。自此战争后,基本奠定了北强南弱的局面。从这次的宋、魏的战争中,有许多经验教训可以总结,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和古代军事史的学者,应该予以重视。

本文只是浅谈,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