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信息 >> 其他学术信息 正文

其他学术信息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关键词分析报告(二)

 2025-01-27 09:38
为了量化分析二〇二三年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数据为基础反映重点研究领域的现状和新趋势,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思享学术评价团队撰写《二〇二三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关键词分析报告》,聚焦二O二三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热点关键词。报告采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整理二O二三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所收录的相关研究论文,通过文献导入、信息单元抽取(关键词)、共现矩阵构建、利用相似度计算进行共词与聚类分析,挖掘文本数据,可视化解读学术研究热点词。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二〇二二年九月十三日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其中,“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自二〇二三年起正式实施,其后,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因此,二〇二三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遵循守正创新的理念原则,既坚持学科基础理论发展,同时注重拓展学科外延。本部分共整理核心论文4856篇进行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近年来呈现理论前沿与新兴主题交叉趋势,同时持续深耕优势领域,出现“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公共图书馆”“数字人文”“元宇宙”“人工智能”“ChatGPT”等高频关键词。



图片

二〇二三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



值得关注的是,大数据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繁荣,以VR/AR/MR/XR、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为技术支撑的元宇宙理论走进现实,并为专家学者所接受学习。二〇二三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基于“元宇宙”这一关键词,衍生出“人工智能”“知识服务”“智慧服务”“数字孪生”“数字记忆”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研究主题。“元宇宙”(Metaverse)一词诞生于一九九二年尼尔·史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二〇二一年Roblox将元宇宙概念首次写入招股书,同年Facebook更名为Meta,使得元宇宙的概念席卷各大领域,在学术界也引起广泛讨论,因此二〇二一年也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其后,以深度沉浸性、虚实融合性、万物交互性、高娱乐性、技术集成性等为技术特性的元宇宙概念进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视野,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创造了新机遇。
此外,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成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新兴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有“生成式人工智能”“智慧服务”“大语言模型”“数据安全”“机器学习”“信息茧房”等。二〇二三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了一场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性飞跃,深刻重塑了数智融合环境中的生产力形态与生产关系格局,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颠覆性的影响,同时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所追求的数据智能和智慧服务发展方向不谋而合,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其冲击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信息分析前沿研究方面,“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等关键词备受学界关注,延续了二〇二一年的兴起趋势,源于学界对于更精确、更直观地理解情报学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迫切需求。在传统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基础上,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正逐渐成为情报学领域研究的主流。“知识图谱”是情报学研究领域另一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的绘制往往借助于“Citespace”“Vosviewer”等文献分析工具,这些工具通过对大量文献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取出关键词、主题、作者、机构等关键信息,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它们之间的关联。知识图谱被广泛应用在研究热点和前沿等主题的研究,学界通过构建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图谱,不仅可以更清晰地展示海量文献之间的关联和脉络,还可以借此发现新的知识结构和模式,这对于揭示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〇二三年,图书馆学学界关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在数字中国建设中,图书馆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中流砥柱,因此图书馆向数字化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国家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线下服务空间智慧化升级,提升用户到馆服务体验”,与之相关,“智慧图书馆”“数字赋能”“数字素养”成为图书馆学领域研究热点。《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出发,指明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国家图书馆身体力行,面向全国图书馆提出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引领全国各级图书馆及其相关单位分级实施、逐步推进。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自二〇一四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二〇二三年,“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信息素养”等与之关联的关键词被频频提及。阅读推广是图书馆或其他文化部门为提升公众阅读素养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服务。它不仅关注个体阅读能力的提升,还强调阅读文化的培育和传播。通过阅读推广,图书馆能够履行其社会责任,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挥重要作用。
与二〇二一年一脉相承,二〇二三年“红色档案”依旧是档案学领域研究热点,学界围绕“凝聚智慧,引领创新,重塑形象,共同发展”之目标,关于红色档案的研究热潮正在形成。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加有力有效,红色档案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基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红色档案管理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具有独特功能,学界将历史、现实与未来三个维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的研究框架。
档案事业方面,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档案治理”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档案治理体系建设不仅是档案工作法治化进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驱动档案工作向法治化、开放性与现代化转型的内在需求,同时标志着提升档案治理效率和促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及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将档案治理的理论框架扎实落地于实践,档案学界依据新修订《档案法》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强调问题意识,聚焦档案治理理论和实践融合的最广泛共识,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积极反响。随着档案治理工作体系的深化发展,如何在新的国内外局势和技术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档案治理现代化能力,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未来,进一步深化理论探索、强化实践应用,以及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将是持续推动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从研究机构来看,高等院校及其下属研究中心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力量,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和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图书情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吉林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较突出的发文机构,处于稳定发展状态。南开大学柯平、中国人民大学徐拥军、南京大学陈雅、南京理工大学赵宇翔、中山大学曹树金、南京农业大学王东波、武汉大学王晓光是本年度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发文较多的学者。
综上,2023年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站在一级学科更名的风口之上,坚持守正创新,核心和特色相结合,研究高频关键词覆盖学科研究传统研究范畴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既有“知识图谱”“公共图书馆”“档案治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关键词,又有“元宇宙”“ChatGPT”等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的关键词。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手段,学科更名给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展望未来,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将继续坚守学科的特色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创新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拓展学科发展空间与内涵。
(执笔:成雅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