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会议专题 正文

会议专题

“中原学视域下黄河文化基因与河南特色文化谱系”学术研会成功举办

 2025-11-10 12:09

“中原学视域下黄河文化基因与河南特色文化谱系”学术研会成功举办


11月8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河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原学视域下黄河文化基因与河南特色文化谱系”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图片

大会专家围绕黄河文化基因传承与河南特色文化谱系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建设性的研讨。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作了题为“从母亲河到幸福河”的主旨发言,深入阐述了新时代黄河学的主题主线,并就如何实现黄河从“治”到“兴”、从“为害”到“造福”的历史性转变提出了理论构想与实践路径。河南大学李振宏教授以丰富的历史案例论证了黄河文明内蕴的强烈“变革精神”,揭示了中华文明动态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推进中原学学科体系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教授高屋建瓴地提出了黄河学、中原学、炎黄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驱动河南文化发展战略的宏观构想。河南大学张宝明教授进一步阐述了“中原学”的方法论,指出其“知行合一”的学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高度契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研究范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构建河南特色文化谱系方面,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赵勇从“在中原发现中国”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他以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根亲文化等为抓手,勾勒出河南文化纵横交错的精神图谱。河南大学闵祥鹏教授则强调了河南文化独一无二的“历史连续性”与“柔韧智慧”,认为这种扎根现实、服务民生的实践哲学,为当今世界应对不确定性提供了东方启示。

此外,郑州大学魏涛教授、黄淮学院郭超教授、河南省二程研究会吴建设秘书长分别从洛学的理性精神、天中文化的时代价值、二程理学的传承发展等角度,深入挖掘了河南特色文化的思想内核。河南大学白志如教授则从媒介传播角度,探讨了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

本次研讨会成果丰硕,不仅深化了理论认识,更凝聚了学术共识,为推进中原学学科体系建设、激活黄河文化基因以及构建河南特色文化谱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摄影:张晨 责编:王添艺)

本文转载自“文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