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北京大学哲学系周程教授应邀来河南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讲学。在讲学活动中,周程教授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视角出发,为河大师生带来了《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的哲学基础与伦理困境》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长张宝明教授主持。
周程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在人工智能日益发展的今天,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同样成为国内外近年来较为关注的话题。他从脑机接口发展概述、内涵分类与原理、研究进展、研究方法问题以及脑机接口伦理治理问题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国内外脑机接口的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从哲学与伦理的角度对技术发展背后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周程教授表示,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扩大与增长,脑机接口技术不仅成为不少企业投资的新风口,同时也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现阶段的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一种信息交互通道,用于提升人机交互能力。随着脑机接口技术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发展,更进一步推动人们对大型脑电模型(LEM)的探索。尽管我们在技术上日臻成熟,但人们今天也只能通过一些局部指标或间接指标来考察大脑的活动状态,我们很难在大脑活动与心灵活动之间建立起清晰的因果链。此外,由于人脑个体的差异和伦理等问题,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很难解决一般与特殊的普适问题,而且会受到物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伦理挑战。因此,在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不仅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不断提升全民的科技伦理素养,同时要深化跨学科合作,尽快建立具有高度共识的脑机接口伦理规范和适合国情的脑机接口监管机制。
最后,张宝明教授做总结,感谢周程教授的精彩讲座,认为他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视野,以脑机接口技术为例子探讨了科学与人文的内在张力问题。现场部分师生与周程老师展开了交流,讲座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