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 为什么讲诗要从《古诗十九首》开始 迦陵学舍梁 工 《新编剑桥圣经史》翻译与研究札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张宝明 赵 牧 人文学科:行走在路上 ——人文学科的困境与选择孟庆澍 “五四”前夕知识界的孔教讨论 ——以《甲寅》和《新青年》为例朱绍侯 王玄谟北伐和北魏南征瓜步是北强南弱的分水岭戴潍娜 殉道者,受虐狂与解放过去 ——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张廷国 探寻黑格尔辩证法的“秘密”——解读马克思的《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王金林 提倡中国日本史研究“回归原典”的学术意义——再读刘岳兵《“中国式”日本研究的实像与虚像》张炯等 我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性成就杜书瀛 文学的“意识存在”和“物质存在”——重读克罗齐《美学原理》周雪花 孤独的觉醒者与美国梦的解构者———论陈慧的小说兼及美国文学研究钟晨宁 反思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定义的“修正”———在包买商制度的视角下贺淯滨 试论郭沫若《鲁拜集》译本中的错读和误译———兼论黄杲炘和黄克孙的译文游 彪 龙耀祥 由“鄞县”到“临安”:两宋之际四明史氏的崛起道路张宝明 赵牧 人文与科学:历史的难以承受之重——关于学科与科学的另类叙事张重岗 影像还是历史:《幌马车之歌》的多重叙述面向孟昭连 圆凿·圜刃·铁锥筒——关于“洛阳铲”发明的质疑邓 定 何为本真的自由?——论《宗教大法官》中的自由问题胡 镓 公民教育的“轻”与“重”——《回忆苏格拉底》第二卷第一章中的两种劝诫辨析周颂伦 历岁月之磨砺,攀研究之新高——“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第一辑述评徐 戬 形上之道与文质之辨——评刘小枫的《海德格尔与中国》古远清 台湾新世纪文学大事记(2000-2019)吴 真 把中国作为中国来理解——二十世纪初日本新型“中国迷”的养成艾 翔 笑的时代规范性——对一九七〇年代小说《较量》的一种解读【英]鲁惟一著 卢 勇 杨琼译 汉代西北地区的防御和通信汪高鑫 程源源 “成一家之言”:传统史学的创新思维陈 炜 汉代的“下狱死”现象与司法实践中的矛盾和困境梅东伟 “物至而人化物”:论《金瓶梅》人物塑造的“物化”倾向[奥]齐 马 张 聪 赵 冰 批判理论、比较文学及理论对话许卢峰 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对福柯启蒙论中“愚人船”意象的解析石兴泽 “为公众之进步及幸福而服务”的两个现代学人——博斯年和丁文江叶嘉莹 “生别离”的阅读视野(“行行重行行” 二讲) 迦陵学舍【德】法比安·克雷默著 张翮翔译 杨红玉校 科学与人文:一种变动不居的区分闵祥鹏 唐静琰 马永亮 殷佳佳 伊妍雪 王璐 二〇二〇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热词分析报告贾文龙 张婷 非贵种而类玉环:金章宗元妃李师儿事迹考胡义成 鲁迅、胡适当年在《西游记》研究上的“知识盲区”——论当时国内外全真道科研基本空白边 茜 明代基督教作家述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谭 佳 夏之虚实:以艾兰和陈梦家的夏商神话研究为考察中心肖惊鸿、陈定家、汤俏、桫椤、周兴杰、王文静、郑薇 二〇二〇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孙海佩 《艾青诗选·自序》中的“文痞”考录及相关问题戴益斌 杰夫•玛珀斯 从真与意义到三角测量:整体论视域下的戴维森颜淑兰 比较文学研究沉潜期(一九四九——一九七八)的贡献王立新 三人三地的学术交谊——韦政通、陈耀南、黄丽镛交往述略【俄】弗•邦达连科著 古澄译 寡言少语的人——二〇一二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肖像特征【俄】谢•托罗普采夫著 杨庄译 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莫言余广人 弦外遗音:关于《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的争论——以王元化和敏泽两封未刊信为主疏考王永波 俗神信仰中的隐秘世界——评刘勤《神圣与世俗之间—— 中国厕神信仰源流考》
《人文》学术辑刊由河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人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办刊宗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注重内容建设和办刊品质。《人文》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突出学术性与新知传播;注重学术的实证研究和综合创新,力图融通各学科,探讨各种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深度思考,展示中国思想学术界原创性新成果。《人文》学刊力争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一个优质学术成果发表平台,与学界朋友共同为中国学术的发展尽力。
人文关怀,学术品质;突出新见,文思兼美。这就是我们的追求。一本严肃的、高品位的学术文化杂志,就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希望您的文章,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重大的理论意义,能体现该学科的学术水平,能反映该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希望您的文章材料结实,论述饱满,阐释明晰,证成新见,发人之所未发。本刊在主体文章之外,另设“对话”“学术史”“札记”“书札”“书评”等栏目,以求多形式、多层面地反映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本刊文章以学术文章(论文)为主,也欢迎思想学术随笔及其他形式的学术文章。突出学术内容,学术品质。内容凡涉人文、思想、学术、文化等,有新意,文笔晓畅清新,都将刊用。文章为页下注。短栏目文章为文中注。正文中数字为汉字。字数:短栏目(“札记”“书札”“书评”)最短不限。一般文章以5000字至12000字为宜。
我们希望通过学界朋友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使《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和文化积累价值。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投稿邮箱
renwenxue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