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会议专题 正文

会议专题

陈怀宇教授莅临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开展讲学

 2023-12-18 17:54

  陈怀宇教授莅临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开展讲学


新闻作者:闫盛鑫



为了继续推进人文语义学的发展,20231218日上午9点,嵇文甫学术纪念讲坛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友兰学堂南楼A102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坛的主题是:陈寅恪所谓“了解之同情”概念之源流。讲坛由张宝明书记主持,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陈怀宇教授担任主讲人,闵祥鹏教授、陈会亮教授、杨红玉教授作为与谈人出席,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全体人员以及部分学生参加。

陈怀宇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陈寅恪的学术特点,他指出,陈寅恪是一位具有深厚学术背景和广泛研究领域的学者,其研究领域涵盖了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陈寅恪的学术特点主要表现为对历史材料的充分掌握、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剖析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心理洞察。接着,陈怀宇教授阐述了同情之了解与了解之同情的不同。他指出,同情之了解是指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情感共鸣,而了解之同情则是在理性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一种同情态度。陈寅恪所倡导的“了解之同情”是一种理性的同情态度,既不是简单的情感共鸣,也不是单纯的历史还原,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深入了解,达到对其内在精神的深刻把握。

在历史了解中的了解之同情方面,陈怀宇教授指出,陈寅恪认为历史了解需要通过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剖析,来揭示其内在的精神和价值。同时,他也强调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同情态度,即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了解,来达到对其内在精神和价值的深刻把握。

讲坛上,陈怀宇教授还探讨了陈寅恪与西方思想之间的关系。他指出,陈寅恪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他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研究,揭示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异同和联系。同时,他也强调了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陈寅恪认知来源方面,他指出,陈寅恪的认知来源主要是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通过对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

最后,陈怀宇教授探讨了陈寅恪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他指出,陈寅恪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也关注到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他认为近代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思潮,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同时,他也强调了民族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挑战。

在讲坛的最后环节中,与谈人分别就陈怀宇教授的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张宝明教授做总结讲话。大家一致认为陈怀宇教授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让大家更加深切体会到陈寅恪的学术理念。特别是陈寅恪的“了解之同情”概念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广泛意义的学术思想,对于理解和认识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